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生命分享]溝通與吵架

 溝通與吵架

"相處"是一個奇特的狀態,每個人事物都是一個個體,眾多的個體集合在一起成了一個群體,群體要穩固長久,關鍵是每一個個體的互動與相處,遇到各式各樣的事件去磨合,這些磨合就會產生出一些微妙的改變,無論是好事或壞事,都會漸漸的成就每一個人在互動與相處上的經驗值,其中參雜最多的不外乎是"情緒",只要能控制好"情緒"這個難以駕馭的狀態,就會改變人的一輩子。

當事件發生的時候,群體內的個體就會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意見與想法,而這些想法要如何整合,有透過權力大小的專制性處理,也有透過分享的感化性處理等等的許多特性就會漸漸地突顯出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讓意見統一,其中都外乎需要面對情緒帶來的引響,特別是意見相左的時候,會造成一些情緒的產生,從良性的溝通轉換成惡性的吵架,而許多人都會因為情緒的引響,不會認為自己已經被情緒帶到一個看不到真相與理性的情境之中。今天就來記錄一下我個人的想法。

良性的溝通:

無論是對事或對人,都需要專注於事件本身,避免事件的發散與變化,溝通的過程好比我們在組裝一張書桌,每一個卡榫都會緊密的、衝突的,卻又是可以吻合與合併的,這必須要先認清不可以堅持己見,要將每個個體的意見表達出來並且透過整理條列等方式讓溝通成為一個平台,每一個意見都會被看到優點與缺點,此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立刻去反駁或攻擊其他人的意見中為考量到的部分。

當意見都收集完成後,在逐條去確認與整合才能看到每個作法的優點與缺點,進而找出最佳的作法,以及讓所有人可以接受的執行方案,如此一來產生的執行方案才能有效率且可持續改善的能量才會產生。

惡性的吵架:

討論事件的,每個人提出意見的當下,立刻出現反駁與攻擊缺點的意見,這是一種具有強烈傷殺力的行為,特別是對團隊合作上的傷殺力,甚至會出現裂痕後導致團隊的崩壞,這些狀況特別會出現在職場或家庭,因為傷殺力的出現,倒至於"情緒"的出現,進而淹沒了人的理智與判斷,盡而加速崩壞。

產生了兩敗俱傷的狀況不斷發生,而且永遠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因此討論與溝通,需要放下每個人的身分地位,平台上不可有權力的存在,如同進入會議室的當下,若盡天是"報告"的會議,那主管就會有自認我要下決策的的權力近來,而這樣的決策其實會有一定盲點存在,因為"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有幾成,決策者是否真的有看清楚呢?

若提交報告的團隊是透過良性構通的互動模型下,可以產出比較正確的內容。

若提交報告的團隊是透過惡性吵架的後棟模型下,可以產出比較偏頗的內容。

為何會如此,其實顯而易見的事,"人"只想看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良性溝通下會彼此認同並報告事實,惡性吵架下會彼此陷害與掩蓋真正。因為報告者是最後資料的持有者,此時若因為惡性吵架產生的情緒,勢必把內容調整成有力自己不利他人。


因為無論是職場、家庭、朋友、社團等,只要有人就會有事件,有事件就會有討論。要注意討論的當下該如何成為一個良性循環,必然是一個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資安]社交工程

 社交工程 在資訊安全領域中所提出的"社交工程"議題,其實也可以說"溝通"一詞的另一個說詞。 人在討論交換訊息時的行為,正是所謂的社交工程的過程一模一樣,主要差異在於行為與意圖。 有心人士預計要蒐集他人的各種資訊使用的對話溝通方式,其中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