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接觸到PowerBI Qlikview 等等的資料視覺化工具,也經歷從工具開發者轉換到工具使用者,看東西的觀念也開始有不同的觀點切入去看,而最近遇到一些討論話題,我就先在這邊留下我的一些觀點記錄,當然可能也是有所出入,若有人覺得錯誤再麻煩不吝指導。
資料視覺化是進行數據分析不可避免的一條路,因為數據用圖形去呈現必然會優於直接看數字更加直覺與敏感,甚至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分析探討與追蹤,因此才孕育出許多資料視覺化工具來讓使用者使用,而在此時此刻有許多人可能還沒搞清楚這些工具真正的價值,島至於要導入這些工時常會有一些矛盾與衝突,特別是資訊單位的人會很不解。
資訊人觀點:
既然要美美的長條圖、圓餅圖等等的圖表,又是要分析我們管理的資料,那何不將你們想看甚麼數據與欄位告知我們,讓我們幫你們製作出一些工具就好了,何必多導入一個軟體來增加軟體管理的困擾,以及程式發散的問題呢!!'
非資訊人觀點:
這些資料視覺化工具可以讓我看到很多我現有資料分析不出來的問題,所以我想使用這個工具,可以不用透過資訊單位協助,不只可以增加我分析速度,也可以免一直打擾祂人的時間。
----------------------------------------------------------------------------------------------------------------------------
其實我們在討論時,常常都是各持這樣的觀點在討論,但是仔細的想一想就知道一件事情,似乎雙方都忽略了這工具真正的價值在哪裡,似乎只看到他資料視覺化圖表這一點而已,其實在分析資料時,有幾個特性。
1.資料需要固定下來,不可即時性資料。
因為是要進行數據分析,因此要避免將分析資料與即時資料混再一起,陰即時資料會隨時更新,進行分析時可能會每次看到的結果都不一樣,而導致分析結果的不確定性。
2.資料是否集中管理
資料若集中於同一個資料庫,資訊可以進行程式開發的方式進行開發報表工具供使用者單位,但是這樣的分析數據就會有資訊單位藏有第三隻手的分析疑慮以及需資料規則固定。
3.是否非直覺性關聯
若是跨系統分析數據的話,若靠程式開發的發誓逕行,倘若兩個資料及本身是沒有任何關連性欄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難以開發進行分析,但若透過獨立工具,只需要將資料集分別提供就可以進行數據分析使用。
其實這樣分析下來,
自行開發適合運用在單一系統的報表管理中心。
視覺化工具適合運用在不同資料庫的交叉分析。
其實各有利弊,只能取的權衡之際。
畢竟各有千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